vfa535862 发表于 2024-10-16 03:24:28

从实证数据看紧缩与通胀

%2011年6月份,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6.4%,创2008年7月以来三年新高。其中,食品价格上涨14.4%,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约4.26个百分点;非食品价格上涨3.0%;消费品价格上涨7.4%,服务项目价格上涨4.0%。
   这些数据告诉我们一些什么信息呢?其实己经十分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,从 2010年1月18日开始紧缩货币以来,至今己经18个月了,我国的CPI指数不仅没有降低,反而继续走高。
  
  看了这一组数据,如果还认为只要紧缩货币,就能降低CPI,不是傻瓜就是疯子,当然,也不排除有一批美国利益维护者,继续会念着“通胀是一个货币现象”的经。因为,我早在去年就已经在《中国紧缩货币的利弊及对美国印钱消费的影响(上、下)》http://blog.sina.com.cn/s/blog_56470e790100ml6a.html 一文中,明确指出紧缩货币有利于美国对中国“印钱消费”;换一种说法,也就是指有利于美国更多地实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。
  
  时至如今,大多数人都已经看得清楚,紧缩货币对抑制我国当前的通胀率根本无效。除非紧缩到本国经济崩溃,国际上再有象2008年那样的国际金融危机导致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崩盘,或者大幅度提高人民币汇率,实现均衡的进出口,否则,输入性通胀问题仍然解决不了。但是,既使如此,国内的问题也不是通过紧缩货币所能解决的。仅食品价格就上涨了14.4%,仅此就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约4.26个百分点。大家都知道,我国食品类的产品总体上早己进入了过剩期,恩格尔系数大约在30左右。在过剩期的食品价格仍然上涨,通常与货币数量的松紧无关,而与农业成本的提高、丰歉波动有关系。对农产品的价格上涨,很多人只看到天气因素,土地成本上涨,还有两大因素:一是农业水利,毛泽东时代的农业水利建设老本己经吃光,近日国家召开水利工作会议,正试图补课;二是农业劳动人口老化、短缺己经开始显现;年青一代都入城读书、打工,不愿再在农村务农,农业用工成本也正面临着快速上涨期。在这种时候,更需要宽松的货币政策应对,支持增加农业投资与劳动者的成本上升。货币紧缩并不能使人们对食品的需求减少,除非将中国的恩格尔系数再度提高到60以上,否则,只会造成供给紧张程度的增加。这其实是傻瓜都能看得清楚的事,只有那些继续哼哼着“通胀是一个货币现象”者看不到。
  
  至于当前通胀的原因是什么,为什么会产生成本推动性的通胀?如何应对?这一类的话题我实在说得太多,不想再去重复。
  只要看过《货币迷局--当代信用货币论》这本最新的货币理论书,自然会得出与上述文章相同的结论。
  
  草根网有一个网友,声称看了我的全部博文,说从我的博文分析他得出了相反的结论。我认为该网友犯了一个很常识性的错误:首先,评论文章只是对理论结论的引用,它的结论来自系统理论,评论性文章中并不会对引据作论证。第二,我估计他认为我的《货币迷局—当代信用货币论》也像当下人们通常所做的那样,是将博文整合汇集而成的一本书,因而认为看了我的博文就看了《货币迷局》。其实,他不懂得,《货币迷局》是一部与博文完全不同的、逻辑严密的系统理论论著,而我的博文只不过是经济评论性的文章,他的理论观点来源于《货币迷局》并己经由《货币迷局》作过了严密的理论论证。现在的人急功近利、心急气浮,不懂得如果要批判一种理论,必须要看懂原著,弄清楚作者的论点、论据是什么、是如何论证的,概念体系、逻辑结构是否有缺陷。前段时间就有一些人,对我的“印钱消费”理论说的是什么都未搞清楚,就以他自己的十分可笑的理解来作批判对象大批一通。
  
  其实,我博文中评论文章的理论根据都在《货币迷局》中。如果看懂了《货币迷局》,你才会很容易理解这些文章,甚至你可能写出比我更好的评论与预测的文章。
  
  还有一些人说,大道至简,真理论都是很简单的道理。此对也不对。真理只有当你认识了它的时候,才可归结于简单的道理,在没有认识前,发现它、揭示它、论证它却是十分复杂的事。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有一个很大的不同,就在于现象与本质往往并不一致。例如“看不见的手”理论,就已经说明了现象与本质完成相反这样一个道理。货币运行过程是复杂的、不断变化的。格林斯潘有一句名言:“如果你觉得听懂了我说的话,那你一定是误解了我的意思”。换为我的话说,当人们普遍认为己经认识了货币的时候,恰恰你的认识是错误的。因为不同的货币运行条件,货币的运行规律必然会发生变化,而人们的认识,总是只记得简单的结论,而忘记了它的运行条件,硬是将复杂的、不断变化的货币运行过程,简单化、庸俗化。
  
  
   
   
   
   
   
   
   https://www.3dwhjs.com/cms/huwaiqicai.html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从实证数据看紧缩与通胀